來源:民生網(wǎng)2017-07-07 14:55:25
在泉州的某個下午,我從關(guān)帝廟出發(fā),坐著8路公交車一路向東向南。半小時后,車上的乘客多了些背著背簍、拎著漁具的女人,車窗外的海腥味越來越濃。下了車,晉江就在我的右手,江面上漁船眾多,不時能聽到漸遠的汽笛聲。沿著豐海路一直走,可以走到晉江的入???,晉江從這里流入東海。
走進了海邊的小漁村 — 蟳(xún)埔村。此行的目的之一是為了參觀泉州的一種傳統(tǒng)特色建筑——蚵(kē)殼厝(cuò)。顧名思義就是用蚵殼建造成的房子。聽說實在元末明初時,富饒的泉州數(shù)次遭到倭寇的嚴(yán)重侵?jǐn)_,先民無力重建家園,只得撿來碎石碎磚建造成屋,再從海邊撿來蚵殼作為外墻裝飾。
看起來像是傳統(tǒng)的閩南紅磚厝,花崗石的墻基,上下紅磚砌方框、窗框,紅白相間、鮮艷古樸閩南紅磚厝風(fēng)格鮮明。大而中空的蚵殼壘砌在墻面,墻里隔絕空氣多,這樣的墻冬暖夏涼。
這些蚵殼最早的來源也很有意思。泉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對外貿(mào)易繁盛,從泉州港出發(fā)的商船載著各類貨物遠航,返航時如果是空船就不利于行船,船員們就將散落在海邊的蚵殼裝船壓艙,返回泉州便將這些蚵殼卸下堆放在海邊。所以最早的蚵殼厝啊,還無意中成為了中外結(jié)合的建筑呢。如今的蟳埔村,也還四處可見專門的海蠣殼堆放處呢。
到了蟳埔村的地界,沿著窄窄的小路沒走幾步,就看到了一座比較現(xiàn)代化的蚵殼厝。這座房屋看起來比較新,一磚一瓦都沒有太多斑駁的痕跡,只有窗戶四周使用了海蠣殼做裝飾,保留了傳統(tǒng)特色。
窗口的三根立柱不知是什么,特別漂亮,應(yīng)該有著特殊的含義。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繼續(xù)深入蟳埔村,既能看到洋氣的二層小樓,又能找到更加古老的蚵殼厝。一條小巷的兩邊,左邊的墻布滿大而密集的海蠣殼,右邊的墻則由紅磚瓦工整地砌成。
兩種建筑風(fēng)格在這里碰撞又交融,美且震撼人心。再向前走,遇到了一棟爬滿植物的蚵殼厝,這植物又給蚵殼厝作殼,給灰白的建筑抹上鮮亮的綠色。這座建筑的對面坐了兩桌蟳埔村民。從她們的衣著、頭飾,一眼就認(rèn)得出她們就是與惠安女、湄洲女并稱福建三大漁女的蟳埔女,以吃苦耐勞、心靈手巧、風(fēng)俗獨特而聞名。
她們靠海吃海,以海為生。
蟳埔女頭發(fā)盤髻,插花作為頭飾,她們身著同款不同花色的寬松襯衣,黑色褲子,大多是腳踩拖鞋或是光著腳丫,方便隨時下海勞作,身上背著紅色小包,方便去售賣海鮮。經(jīng)過的時候,她們正在玩牌,不是撲克牌,是用一些彩色的小紙條組成的一種牌,可能是當(dāng)?shù)靥厣男问健5玫皆试S,我給她們拍了一張照片,光線不好,但她們的發(fā)飾和衣著點亮了這張照片。
看見了一戶人家,院子看起來不大,除了住房之外,卻還有一個獨立的宗祠。我怕是不敬,就沒拍照。又想到在南方似乎見過很多宗祠,而在北方好像沒怎么見到過。不知道宗祠文化在發(fā)展過程中經(jīng)歷了什么,我們又失落了什么。七拐八拐,我似乎來到了蟳埔村的主街上,街道上濕漉漉的,各種小店都齊全,各種海鮮都在等待歸屬。
我看到了更多的蟳蜅女,在蹬車的、在賣海鮮的、在抱小孩的、話家常的……濃濃的生活氣息包圍了我,伴著腥咸的海風(fēng)。(李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