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掃一掃,用微信瀏覽

|客戶端
獨家報道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
當前位置:首頁 > 獨家報道

安徽省泗縣原文化局副局長、巡護運河志愿者張永平:見證運河面貌變遷 帶動人們愛河護河

來源:民生周刊2024-09-09 14:30:03

《民生周刊》全媒體記者   鄭智維

“官艫客艑滿淮汴,車馳馬驟無閑時。”

漫步運河畔,張永平向《民生周刊》記者講起了安徽省宿州市泗縣段隋唐大運河興盛時的場景。

張永平退休前曾任安徽省宿州市泗縣長溝鎮(zhèn)黨委書記、縣文化局副局長。年輕時,他曾帶領群眾參與過運河治理;退休后,志愿巡護運河。

守護運河已成為張永平大半生的事業(yè)。令他驚喜的是,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入選《世界遺產名錄》,其中就包含通濟渠泗縣段有水運河故道。

“出生在運河頭,住在運河尾,喝運河水長大。”談及自己和運河的淵源,張永平說,希望守護運河能成為一生的事業(yè)。

▲張永平在運河邊巡護。

名不見經傳的“小河”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隋唐大運河通濟渠宿州泗縣段的28公里故道,保存較為完好,也是通濟渠唯一的一段“活態(tài)”運河遺址。

出生在運河邊,張永平的童年美好回憶很多都與這條河相關。捉魚、捕蝦、打水仗……回憶起往事,69歲的他仿佛回到了無憂無慮、充滿歡樂的童年時代。

雖然每天上學都要經過河上的小橋,但張永平兒時并不知道身邊這條名不見經傳的小河竟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隋唐大運河,更未能想到有一天這條天天經過的小河能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隋、唐、宋三代一直沿用的通濟渠,入南宋十余年后逐漸荒廢。在歷史上,通濟渠曾多次淤塞改道,加之黃河經常泛濫,河道沿線地貌變化大,“歷史上,該段運河的河道寬40多米,如今只有十幾米寬。”

直到1972年,當地政府組織村民對運河進行河道清淤,張永平才對運河有了更多了解。清淤過程中,河道中出土了很多唐宋時期的沉船,沉船上有銅錢、瓦罐、瓷器等物品。

當時正在讀高中的張永平還曾帶著縣文物保護部門的相關人員挨家挨戶走訪,搜集流落到民間的運河文物。

通過查閱相關史料,張永平了解到這段運河的更多信息,“通濟渠是南北漕運的重要通道,每年從江南運入京師的糧食達500萬石。當時的運河舳艫千里,宿州因運河而興。”

從張永平描述的場景中,仿佛能聽到當年船夫的吆喝聲,想象到沿岸熱鬧的市井景象。

父子接續(xù)守護古運河

隨著時代的變遷,漕運興盛的隋唐大運河逐漸被湮沒。

歷千年不衰,泗縣段運河至今仍然在發(fā)揮著灌溉、泄洪等作用。然而,由于河道淤積比較嚴重,需要進行疏浚。

從20世紀60年代始,泗縣開始治理古運河,向千年河道要“水”要“糧”。

作為當地的基層干部,張永平曾帶領群眾對河道進行疏浚。

“興修農田水利,一般都選在冬季農閑的時候。”張永平回憶說,“工地上插滿紅旗,一片紅色的海洋。雖然天氣寒冷,但工地上卻熱火朝天,村民們脫衣撩帽,干勁兒十足。”

為鼓舞干勁,張永平對大家說:“我們吃自家的飯,干自家的活,一定要使勁干!運河暢通了,農田灌溉才有保障,莊稼才不會出問題。”

擔任縣文化局副局長后,張永平對隋唐大運河的文史價值有了更深的認識。大運河安徽段作為安徽長江以北地區(qū)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蘊含著深厚的精神內涵,承載著豐富的時代價值。

張永平對兒子張偉說:“隋唐大運河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每一段河道、每一座橋梁都記錄著祖先的智慧和辛勤。同時,運河也是自然生態(tài)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他的影響下,張偉也成為泗縣一名文物保護工作者。

在大運河申遺期間,當地一條高速公路擬將部分橋墩搭建于運河南岸水域內。發(fā)現(xiàn)該情況后,張偉及時向相關部門匯報。最終,施工方作出調整,將橋墩的位置向南移動了5米,使運河主體免受侵占。

見證運河面貌改變,努力帶動更多人加入愛河護河隊伍

年近古稀的張永平經常騎摩托車沿著古老水道來回“巡視”。河邊的一草一木以及河道水質的點滴變化,他都了然于心。

退休后,張永平將更多的精力用于運河的守護。運河的水質如何?周邊環(huán)境是否受到破壞?有無污染源?通過“巡河”,張永平每天都在了解古運河環(huán)境的變化。

隨著年事漸長,張永平患上了冠心病。8月20日,《民生周刊》記者在運河邊見到正在巡河的張永平。那天,張永平不顧家人的勸阻,上午剛輸完液,下午又匆匆趕到了運河邊。

過去幾年間,張永平見證了運河生態(tài)的變遷。“曾經,水面長滿浮萍和水草,趕上干旱季節(jié)河水還經常斷流。”

為持續(xù)優(yōu)化縣域水生態(tài)環(huán)境,近年來,泗縣構建了縣、鎮(zhèn)、村三級河湖長聯(lián)動體系,各級河湖長切實挑起管護責任,開展了河湖“清四亂”、增殖放流、植樹造林等一系列活動。

如今,運河兩岸處處是風景。這條看似寂寂無聞的水渠,已成為泗縣人民休閑、納涼、散步、騎行的首選之地。“運河兩岸,修有隋唐風格的長廊,綠樹成蔭,果樹飄香,多美?。?rdquo;

張永平深知,實現(xiàn)河流的長治久清非一朝一夕之功,“期待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愛河、護河隊伍,讓這條生生不息的大運河永續(xù)造福人民。”

原文刊載于2024年第18期、9月2日出版的《民生周刊》雜志

(責任編輯:羅芳菲)

合作單位

友情鏈接

民生網新聞熱線: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郵箱:msweekly@sina.com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363027        舉報郵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2254號    |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80029    |    京ICP備10053091號-5    |    中國互聯(lián)網舉報中心
《民生周刊》雜志社有限公司運營